制冷,是使某一空間或物體的溫度降到低于周圍環境溫度,并保持在規定低溫狀態的一門科學技術,它隨著人們對低溫條件的要求和社會生產力的提高而不斷發展。制冷就是使某一空間或某物體達到低于其周圍環境介質的溫度,并維持這個低溫的過程。
由銅管將四大件按一定順序連接成一個封閉系統,系統內充注一定量的制冷劑。一般的空調用制冷劑為氟里昂,以往通常采用的是R22,有些空調的氟里昂已經采用新型的環保型制冷劑R407.以上是蒸汽壓縮式制冷系統。
以制冷為例,壓縮機吸入來自蒸發器的低溫低壓的氟里昂氣體壓縮成高溫高壓的氟里昂氣體,然后流經熱力膨脹閥(毛細管),節流成低溫低壓的氟里昂汽液兩相物體,然后低溫低壓的氟里昂液體在蒸發器中吸收來自室內空氣的熱量,成為低溫低壓的氟里昂氣體,低溫低壓的氟里昂氣體又被壓縮機吸入。
室內空氣經過蒸發器后,釋放了熱量,空氣溫度下降。如此壓縮-----冷凝----節流----蒸發反復循環,制冷劑不斷帶走室內空氣的熱量,從而降低了房間的溫度。 制熱時,通過四通閥的切換,改變了制冷劑的流動方向,使室外熱交換器成為蒸發器,吸收了室外空氣的熱量,而室內的蒸發卻成為冷凝器,將熱量散發在室內,達到制熱的目的。